关于搞好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准备工作
1949年10月6日同教育省干部的谈话
你们都知道,不久前举行的最高人民会议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从1950年9月1日起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法令。这在贯彻共和国宪法和共和国政府政纲中所明确提出的教育政策方面是个划时代的措施。
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这不仅在我国历史上,而且在东方也是第一次。
我国将实行的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是以解放后四年来教育部门所取得的光辉成就为基础的。解放后,我们实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废除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奴化教育制度,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制度,大量新建和扩建了小学等各级学校,增加了学校用具和学习用品的生产,牢固地打下了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显著地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培养了大量的教员。在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今天,我国的教育已经到了把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的阶段了。
关于实行以免费教育为前提的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法令一经发表,全体人民就一致表示热烈拥护和欢迎。我国人民如此热烈地拥护和欢迎关于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法令,并不是偶然的。
在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将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下,我国人民尽管切身地体验到了无知识的痛苦,但却无法让渴望求学的子女上学念书。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只有少数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的子女才能上学念书,没有钱的劳动人民的子女连学校门口都不能去。即使入了学,也会因无法交上学费而被赶出学校。能让孩子上学尽情地学习那该多好,这曾是我国人民终生切盼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由于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实施,就要得到实现了,他们怎么能不高兴呢!从此,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子女上学尽情地学习了。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给所有的学龄儿童切实地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这确实是值得全体人民欢迎的事情,是值得在我们民族的史册上大书特书的事件。
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实施,是把我国人民要使子女受到教育的长期宿愿变成现实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文化革命事业的巨大进展。由于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今后我国人民的文化水平将普遍地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将更快地发展。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实施,还将更有力地鼓舞为祖国的统一和教育的民主化而斗争的南朝鲜人民。
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是一项非常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因此,如果只停留在通过关于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法令,而不去做好准备工作。那就不能很好地实行这一法令。
迄今为止,我们一直在有计划地进行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准备工作。在1948年12月召开的内阁第十一次会议上,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并通过了有关的决议,紧接着,今年初又成立了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中央筹备委员会和道、市、郡筹备委员会以及面学校建设委员会。这样,目前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准备工作已有了不小的进展。
但是,这只不过是初步的成就。要想很好地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还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当然,今天我国经济上还不宽裕,所以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筹备工作,可能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和障碍。但是,教育省和各级人民委员会只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就能够克服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筹备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的。
教育省和各级人民委员会首先要准确地进行学龄儿童的调查登记工作。
学龄儿童的调查登记工作,可以说是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筹备工作的第一个步骤。只有对学龄儿童进行了准确的调查和登记,才能使学龄儿童全部就学,才能有计划地解决在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制方面的所有问题,诸如建筑校舍、培养师资、确保学校用具和学习用品等等。据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中央筹备委员会汇报,学龄儿童的调查登记工作已经基本上结束了。教育省的负责干部要亲自检查一下这项工作是否搞得准确。连一名学龄儿童也不要遗漏。
要大力进行小学的校舍建设,并充分保障各种学校用具和教具。
建筑校舍的问题,是在实施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准备工作中特别重要的问题。教育省和各级人民委员会要计划好需要再盖多少校舍,然后积极促进校舍的建设。建筑新校舍,国家是要投资的,但最好尽可能不要依靠国家,而靠地方自己的力量去进行。可是,不要因为要靠地方自己的力量盖校舍,就像有些地方那样给人民增加额外负担。现在,人民对办教育积极性很高,因此,只要搞好宣传工作,他们就会自愿地动员起来参加校舍建设,就会毫不吝惜地给予物质上和劳力上的支援的。
为了解决校舍问题,就要在搞全民性运动建筑新校舍的同时,把与教育机构有关的建筑和没收的地主房屋用来做校舍。现在,有些地方把没收的地主房屋用来做面机关的办公室或民主宣传室。办公室和民主宣传室可以用别的房子。如果把各机关使用的没收的房屋收回来用做校舍,就可以解决不少校舍不足的问题。
不要盲目地想多开办小学,而要考虑到学生上学的距离和人口情况再定。三到五公里的距离,学生是可以走读的。上学距离太远的地方,最好要设分校。
在建筑校舍的同时,还要置办书桌、椅子、黑板等学校用具和各种教具。要估计好学校用具和教具的需要量,采取措施尽快生产供应。
对编写教科书的工作,要予以深切的关注。
我们已经多次强调过,教科书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写。我们的少年儿童,是我们祖国未来的主人。我们克服种种困难首先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目的,归根结底也在于更好地培养我们祖国未来的主人——少年儿童。要达到教育的这一目的,就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写教科书。然而,目前不仅是大学教科书,而且连小学教科书里也有很多外国的东西。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重新编写小学教科书。教育省在组织好教科书编写人员队伍的同时,还要广泛吸收优秀的教员、学者、作家和美术家参加编写教科书的工作。
要出版实施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所需要的大量教科书,纸张和印刷能力可能有困难。如果纸张不够,就要采取措施从国外进口,如果教育图书印刷厂的印刷能力不够,就要利用别的印刷厂。
要搞好分发教科书的工作。目前,由于教育省没有搞好教科书的分发工作,有些地方的学生很晚才拿到教科书,不应该再有这种现象了。要在准确地调查和掌握每个道、市、郡的教科书需要量的基础上,制定出教科书分发计划,按计划及时分发教科书。
教育省要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使他们精心爱护教科书,不要弄脏了或损坏了。这样就可以把它再收回来重新使用。据说,每年可以回收30%左右的教科书来重新使用。这样,也就不错了。当然,让学生升了级,还用人家用过的教科书,并不太好。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宁可采取这种办法,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教科书。要如数生产、供应所需要的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特别是要给学生做制服。听说,要给学生做制服,财政问题和布匹问题有困难。当然,给学生供应制服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尽管吃力一些,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在明年8月底以前如数生产、供应学生制服。要做到在实施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历史性的日子里,让所有的学生都穿上新制服上学。
要实行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就要有比现在多得多的教师。能不能满足增长了的对师资的需要,可以说是能不能圆满地实施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的关键问题。教育省一定要加强师资培养工作,大量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在增设师范学校,不断地大量培养小学教师的同时,还要在师范学校里附设师资短期培训班,在那里也大量培养小学教师。为了提高在职小学教师的水平,还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再教育。
对站在培养祖国未来的主人翁的教育事业第一线的小学教师要给以优待。教师当中,特别是小学教师最辛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社会上要尊敬,在物质上要优待小学教师。
今后,实行了普遍的初等义务教育制以后,希望升学的学生必然会多起来。教育省要预先估计到这种情况,从现在起就要采取增设初级中学的措施。
最后,简单地谈谈在学校教育中怎样处理汉字词语的问题。
现在,朝鲜语中掺用着许多汉字词语。我们要尽量少用汉字词语,发掘固有的朝鲜词语来使用。这是我们在发展朝鲜语方面必须一贯坚持的原则性问题。
但是,那些已经变成我们语言的汉字词语,则要慎重处理。目前 有 些 学 校 说 是 要 发 展 朝 鲜 语 , 就 把 “ Sam gak hieng ( 三 角形)”、“Sa gak hieng(四角形)”等词改为“Se mogol”、“Ne mogol”来使用,这样是不行的。说“Sam gak hieng”、“Sagak hieng”,谁都懂,毫无必要特地把这些词改成“Se mogol”、“Ne mogol”。连那些已经变成我们语言的汉字词语也都抛掉的话,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那些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汉字词语要照旧使用。